弘韬文苑 | 玉石记
2023-04-25
31
世常更迭,多轶事乃不能记。余少时,杜门尝书,撰以相学。而于一册得趣,已不能忆题,犹记大概,乃足之以云。
西山有石,出良玉,不为世知。伐石者行,几遇良胚,经匠人手,乃工为美器,置市皆为上品,值千金。贩欲以百金买,伐石者拒,言天物之工应归之自然,或可观暇,毋以取利。然赌石之风久矣,尝有暴富者,寻风不乏富商巨贾,求其源。伐石者朴,不愿独,具以告知,诫不能利。
不日,访石者众,皆持器争采,日月轮替而不休,玉石常出,西山因此多人,锵锵之声不绝。间有盗贼至伐石者处窃石,伐石者不堪其扰乃弃家别山,悔不当初。
玉润则贵,行市才通。生人者佩置名身,非人者祭之鸣神。西山之石品优,造器多为良相。然生石者有糟裂,不琢难成巧器,须雕磨方畅。
某久采未得,他日或遂其愿,竟获巨胚,其体足丈,探灯露深邃,见者皆称善。然寻良工,具不能琢。其壳之顽固,金刚持精钢乃不留微痕;架众驹拖行数里唯见沟壑却毫发无伤;自顶而下渊仅观其深埋而不见其动。尝有人献计,施以火炙,加以冰封,经久折磨,石犹整。不成器则不成利,商无青睐。采者无奈,归于山林。
盖因恶采积祸,山体成空。一日崩裂,泥流呼啸,摧枯拉朽,屋少完存。人皆以为天怒,遂祭礼而平愤,企以除灾。祭礼者有玉制礼器,多西山所得。礼毕,泥石汹涌,携玉与人没,唯顽石存。此后无人晓西山出玉,顽石睡林中为人歇,亦无人知其深邃。
伐石者闻之,怅然不已,曰:“以山之体肤,妄息山愤?若无琢玉,山可长宁,岂堪离乡。利欲之人,岂能哀哉?”
世多重其文所达为“人当少利重行”。而余以为,人当如顽石,持之以恒、抱朴守拙。有余力而工事,有筹划当恒行,有华彩而内敛,不干己、不怨人,百折而不挠,方为行世良善。
后记:余常省身,觉溺堕气,不复雄壮,常因言而改行,举旗多不定,如石琢玉,虽美却换其形。暇日读五柳,忽至“盛年不重来”颇多感慨,遂忆醉翁《伶官序》有言“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”。世多以历轻人,而人又难持其心,幸睹所中前辈行事,受良益,故作此篇于己砥砺,与君共勉。壬寅年辛亥月庚辰日
李鑫全律师
李鑫全,山西弘韬律师事务所刑事部实习律师,具有非诉业务经验,曾参与办理多起买卖合同、票据纠纷民事案件,参与办理过诈骗、黑社会性质组织、环境污染等刑事案件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,现从事刑事、民商事领域工作。
相关资讯
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
2023-05-30
35
2023-05-30
45
2023-05-30
170
2023-05-30
54
2023-05-30
31
2023-05-30
52